在国际美妆行业的风云变幻中,欧莱雅近年来似乎陷入了困境。继之前因染发剂引发的诉讼风波后,日前其旗下的La Roche-Posay理肤泉品牌再次成为公众焦点,因产品中发现致癌物苯而进行大规模召回。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产品安全,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于化妆品安全性的极大担忧。
据《BOF》报道,欧莱雅在对Effaclar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进行例行检查时,意外发现产品中含有微量的苯。苯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致癌物,少量接触都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潜在威胁。在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保持密切沟通后,欧莱雅宣布自2023年3月10日起召回美国市场上所有批次的EffaclarDuo产品。该决策迅速反映在市场上,欧莱雅美国存托凭证随即下跌0.2%,显示出投资的人对这一消息的敏感度与担忧。
苯的危害早有医学界明确认定。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研究报告,长期暴露于苯的环境中可能会引起白血病等严重疾病。欧莱雅的这一召回举措,显然是在风险意识上做出的反应,以降低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和品牌信任危机。
值得注意的是,EffaclarDuo中的过氧化苯甲酰(BPO)是针对痘痘的常用成分。而在某些情况下,BPO会分解成苯,导致产品中出现这样一种致癌成分。此事并非欧莱雅第一次面临关于苯的质疑。今年1月份时,该公司就因旗下CeraVe适乐肤与其他BPO类产品被指示含有高浓度的苯而面临至少六起集体诉讼。这一接连事件显然令消费者的信任度受到严重考验。
品牌形象的维护是每一家大规模的公司都格外的重视的事务。此次事件的发生,无疑给欧莱雅带来了不小的“信任危机”。从官方财报来看,理肤泉和适乐肤在欧莱雅的销售表现一直相当强劲,前者已成为欧莱雅全世界内的第三大护肤品牌,后者亦突破20亿欧元的销售额。然而,关联的质量安全问题全然可能让这些资产急剧折损,重建信任将成为欧莱雅未来的重要任务。
此次事件不仅是欧莱雅的个例。随着花了钱的人美妆产品的关注增多,慢慢的变多的国际大品牌被曝出产品中含有苯等致癌物质。例如,雅诗兰黛、科附等品牌也曾面临类似困境,部分产品被检出超标的苯含量。此外,联合利华、Aeropres等品牌与消费者达成和解,这一系列事件暴露出整个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。
值得关注的是,Valisure实验室的检测报告说明,不仅在BPO产品中发现了苯,还在其周边的空气中也有高浓度的苯。这一现象显示出产品的安全性并不单单依赖于成分本身,还须关注产品的储存与使用环境。
尽管欧莱雅表示将在2024年推出改良配方的EffaclarDuo,但花了钱的人这一变化的期待和信任已然产生了裂缝。此次事件向整个行业发出警告,提醒企业在产品研究开发与监管方面需加强防范,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。
实际上,除了欧莱雅,其他众多国际美妆巨头也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产品成分,尤其是有几率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成分。当前全世界内关于化妆品成分的监管标准差异较大,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并未能完全及时跟上科学发现的进展。
在美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,消费者的信任与品牌声誉直接关联。无论是欧莱雅还是其他国际大品牌,都必须格外的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。此次欧莱雅的召回事件不仅是对自身产品的反省,也应成为行业改进的重要契机。保障产品的安全始终是品牌的底线,没有安全,谈何信任?在这个注重细节与品质的时代,唯有从根源上做好产品,维护消费者的利益,才能持续立足于美妆市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